智能制造正掀起新一輪技術創(chuàng)新的浪潮
2016年02月16日 8:41 6116次瀏覽 來源: 中國鋁業(yè)網 分類: 新技術
當下的趨勢表明,未來需要人工智能、機器人和互聯(lián)網三者融合在一起。今天大家都在談論“互聯(lián)網+”,相信將來會有更多人看到“人工智能+”。
如今,智能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已不再停留在暢想階段,而是正成為產業(yè)新風口,掀起新一輪技術創(chuàng)新的浪潮。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湛廬文化和海銀資本聯(lián)合舉辦了“與機器人共舞,人工智能時代的大未來”讀書沙龍,集聚了人工智能領域的業(yè)界人士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與機器人共舞》一書的內容價值,分享了當下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的發(fā)展現狀,并討論了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
“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國離世界最前沿水平還有差距。所以,我們希望能通過引進一些國外最先進的思想,給大家作一些普及。”湛廬文化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陳曉暉介紹說,從三年前,他就已經在規(guī)劃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書系,為了能夠做得更專業(yè),他還特別聯(lián)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成立了專家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擔任委員會主席,匯集了一批人工智能的專家為這套叢書把關。
“《與機器人共舞》這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就在于內容的全面。”達闥科技創(chuàng)始人黃曉慶評價說,“這可能是在我看過關于科技史,特別關于人工智能的書里面,內容最為全面的一本。”在黃曉慶看來,下一次工業(yè)革命可能就是機器人革命。“我覺得中國有機會參與到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當中,當然,這有賴于我們體制、機制改革的完成。”
人工智能與智能增強概念兩者的很多場景都是融合在一起的,處在相輔相成、不斷促進發(fā)展的過程中。“消費者對人工智能的預期是非常高的,但實際上,目前在產業(yè)和學術界的能力和產品化等方面,人工智能還遠沒有達到這樣的高度。當下的趨勢表明,要達到這個目標,未來需要人工智能、機器人和互聯(lián)網三者融合在一起。今天大家都在談論‘互聯(lián)網+’,相信將來會有更多人看到‘人工智能+’。”
北京工業(yè)大學電控學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于乃功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未來,物聯(lián)網、大數據、機器人和云端等概念需要融合在一起,互聯(lián)網對機器人是支撐,人工智能對機器人也是支撐,需要一起來做。”
對于人工智能的倫理問題,海銀資本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王煜全表示:“機器人不能替代人的工作,人反而可以轉過來去與機器人合作,完成更有創(chuàng)造力的工作。”
在北京師范大學系統(tǒng)科學學院副教授、集智俱樂部創(chuàng)始人張江看來,人和機器到底會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融合,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發(fā)展,它需要和人對接。人能夠怎樣把意識傳遞給機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責任編輯:趙天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gzjcgq.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