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遼代銅腰牌 看治軍歷史
2015年07月04日 12:25 9349次瀏覽 來源: 荊門日報 分類: 金屬器皿 作者: 馮永蘭
前幾年,筆者去內蒙古采風,當地牧民送給了一枚頗有年頭的銅牌。經行家鑒定,得知這是一枚遼代士兵佩戴的腰牌,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這枚帶有蓮葉型冠蓋紐的圓形腰牌,牌面浮雕一位正在戰(zhàn)場上馳騁、揮舞長槍與敵激烈鏖戰(zhàn)的將軍。雖然人物馬匹面目磨損得已經眉眼難辨,但其形象卻栩栩如生,動感十足,氣韻貫通,呼之欲出??茨邱R背上將軍右臂高舉長槍,左臂向右下直伸,人身扭向左后方,手中的長槍似乎已將敵將挑于馬下,槍尖正如毒蛇吐信疾迅地刺向敵將咽喉。將軍的斗蓬被勁風吹得似兩條長蛇在天際狂舞,戰(zhàn)馬勁張奔騰飛躍的四蹄,宛如飛鳥的巨翅,伴和著天空狂舞的金蛇振翅高飛。你看那馬之神駿,如徐悲鴻筆下良駒;人之傳神,更似吳道子神來妙品。在不足50毫米直徑的圓牌上竟能鑄造出如此精妙、神韻俱佳的畫作。
牌子陽凸之處僅覆蓋一層紅綠相間的薄銹,銹色堅實潤澤。牌子自然磨損痕跡明顯,銅質深紅應為契丹人獨有之丹銅鑄制。牌子通高68.51毫米,冠蓋高16.67毫米,圓牌徑49.34毫米,厚5.11毫米,重83克。面冠蓋下圓牌內狹緣中浮雕騎馬人圖,背狹緣與刻字牌地之間有一寬約6毫米、深3.5毫米左右的界溝,牌地上陰刻三行六個字,中間為大大的“關防”兩字,右側為“倌字”兩字,左側為“二號”兩字。牌上文字拙稚渾樸,似為武人書寫。
“關防”是出入軍事地的身份憑證之意,是從印符之原意“憑信之物”轉來。“倌”字有“治人之官”的含義。明代沈榜《宛署雜記·卷三》記載:“職官”記漢代以后各朝對官的理解:“夫官,倌也,又管也。一職皆立一官,使之典管而以治人為重,故又從倌。”沈榜是說“倌”字即“官”,而用“倌”代“官”是強調它管人的性質。至此,可以知道遼代在部隊里設有一支管治將士的部隊“倌軍”,專門治理管控將士紀律等事務,其性質可能類似近當代的憲兵,牌子的主人可能是一名遼代專管軍紀的“憲兵”。
符牌是契丹人發(fā)明的,契丹人也把符牌使用到了極致。凡是能用符牌表達信用、證明信用、顯示信用的領域,契丹人無不制造出相應的牌符去實現目的?;实蹅髦?,有圣旨牌;朝廷頒令,有勅命牌;傳遞公文,有乘驛牌;官員任職,有職官牌;加官進爵,有賞封牌;崗位分工,有職事牌;表彰功臣,有獎功牌;調兵遣將,有金魚符,有金銀銅令牌??傊?,皇帝朝廷有牌,官宦將帥有牌,兵頭將尾有牌,外賓百姓都要有牌。進出城門關津要牌,夜行巡查要牌,狩獵出行要牌。大官有金牌,中官有銀牌,小官有銅牌,百姓有石牌。
通過這枚不起眼的符牌,可以窺見到契丹文明的燦爛輝煌,契丹符牌文化的深邃博大。小小的銅脾從歷史風塵中走來,勾起幾多的住事,令人引發(fā)無限遐想,讓我們細細品味它豐富的內涵,共同分享個中的樂趣。(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gzjcgq.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