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在未來發(fā)展中打好銅定價權的爭奪戰(zhàn)
2009年03月06日 10:18 6299次瀏覽 來源: 和訊 分類: 銅資訊
3月6日消息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30年,在過去30年中,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如果深究中國經濟大發(fā)展的原因,我想是很難有人能夠很全面的總結出來的。就好像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曾經說過的一句話:“誰能解釋中國經濟的改革和發(fā)展,誰就能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由此可見中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的背景的復雜??墒菬o論這個背景多么的復雜,我想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有一個因素是舉足輕重的,那就是中國趕上了世界經濟一體化、全球化的大潮,中國積極的參與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并且在全球化中不斷的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從而成為經濟大國。
然而,我們只能說中國是個經濟大國,但不是經濟強國。經濟強國應該是像美國、西歐、日本那樣的發(fā)達的經濟體,擁有對世界經濟的主導權、“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權以及對商品的定價權等。中國目前在這方面做的還不夠好。比如說鋼鐵,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可是中國在鐵礦石價格談判的時候卻沒有與中國鋼鐵大國身份相對應的話語權。每當鐵礦石出口國要提高礦石價格的時候,中國只能照單全收,這不能說不是中國參與全球競爭的一大敗筆。同樣的情形也曾經發(fā)生在中國的銅進口上。
一、中國銅產業(yè)概況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銅消費國和世界最大的銅精礦進口國。在2002年,中國消費銅250萬噸,一舉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銅消費國,占世界銅消費量的17%。隨后,中國銅的消費量便一路攀升。2007年,中國銅消費量達到477萬噸,相比2006年增長了127萬噸,同比增長36.2%,占世界總消費的25%。2007年國內精煉銅產量為344.14萬噸,精銅礦產量為85.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7.8%和18%。其中,精銅礦進口451.6萬噸量,同比增長25%;精煉銅進口149萬噸,較上年增長67萬噸,同比大增81%。
在中國節(jié)節(jié)攀升的消費量和進口量的推動下,世界銅價也一路飆升,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銅進口國,也付出了極高的進口成本。從公認的銅價標準LME期價看,陰極銅的價格從2002年的約1600美元/噸開始上漲,到2006年漲到了8800美元的高點。而2006年之后一直到去年金融危機暴發(fā)之前,LME銅始終是在5000美元/噸以上的價格運行,中國不得不承受高額的進口成本,從而導致中國銅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力不強等一系列惡果的產生。
二、中國在爭奪銅定價權的努力
中國在改革開放后從來都是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在銅產業(yè)上也不例外。在國際銅價一路上漲的過程中,中國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承受,而是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銅定價權的爭奪。但是效果卻并不明顯,甚至有時候還損失慘重。比如在銅價飛速上漲的2005年,發(fā)生了使中國損失慘重的“國儲銅事件”。雖然說這一事件以中國的巨虧為結束,但是我們不能這么片面的看待“國儲銅事件”,我們更應當把這一事件看作是中國對爭奪銅定價權的不懈努力。正是因為銅價飛速上漲,對中國經濟發(fā)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從而中國國儲出于保護中國銅產業(yè)的目的出發(fā),在國際上大量拋銅,希望借此打壓銅價。但是這一努力最終以失敗結束,也造成了中國的巨虧。
除了“國儲銅事件”之外,中國也有其他許多爭奪銅定價權的舉措。比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曾經先后訪問過世界最主要的幾個銅出口大國。比如說智利和贊比亞,在訪問過程中,以經濟合作為重要切入點,中國從這些國家購買了大量的銅。這完全可以看作是中國為應對國際銅價上漲,爭取銅定價權的重大努力。
雖然中國為爭取銅定價權做出了許多的努力,可是銅定價權仍然牢牢的掌握在發(fā)達國家手中。其中,倫敦金屬交易所擁有最大的銅定價權,其負責人甚至聲稱,全球98%的金屬價格都以倫敦金屬交易所為準;其次就是紐約金屬交易所。而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期銅,長期作為那兩大交易所的影子市場一樣,沒有獨立性。
三、當前的機遇
當前,國際正處于金融危機的漩渦中,許多國家面臨著金融體系崩潰的境地,不可避免的導致了全球實體經濟的滑坡。因此,銅的價格也由高位迅速的下跌,目前,LME陰極銅的價格始終在3000-3600美元/噸之間運行,而上海期銅的價格則在27000元以上的價位運行,相對于LME期價有大約20%的溢價。對于我們來說,這是個可喜的現象,這已經足夠說明了,經過中國各方的不懈努力,中國在銅的定價權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話語權,上海的期銅交易一定程度上已經擺脫了作為LME“影子市場”而存在的地位了。取而代之的是,上海期銅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自己的行情,并且對LME銅的影響也開始逐漸增大了。但是,僅僅是走出自己的行情或者能夠對LME施加點小影響是不夠的,我們應該做的更多,我們也可以做的更多。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將銅的定價權爭取過來,當以后世界經濟好轉之時,中國便可以站在更有利的競爭位置上。我認為,中國具體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中國應當從銅礦儲量大的國家入手,去那些國家購買礦石、礦山、甚至是礦業(yè)公司。當前全球處于金融風暴之中,對銅的需求量有所下降,因此銅價相對于高位來說較低。但是那些銅礦出口國已經享受慣了高銅價給他們帶來的各種福利,一旦現在銅價下跌,對這些國家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比如說智利。這些國家目前可能迫切的需要美元來救市、救經濟。而中國則是世界最大的美元外匯儲備國,截止2008年12月末,中國共有1.9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在全球經濟告訴發(fā)展時期,如此巨大的外匯儲備只能看做是國家政策的失誤,因為美元是在不停的貶值的。但是如今,世界一片恐慌,每個國家都需要美元,中國的這筆外匯儲備便是各國眼中的救星一般了。中國可以乘這個機會大量購買礦產,以備今后經濟發(fā)展之用,也可以趁機適當減持美元外匯儲備,以應對今后可能出現的美元貶值的情形。對中國來說,這是一舉兩得,對銅出口國來說,這就是雙贏。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中國今后有能力應對銅價的上漲而不必擔心中國本身的貧瘠的銅儲量了,對中國爭取銅定價權大有裨益。
第二,中國從國內入手,以目前有色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的出臺為推動力,將中國的銅產能大體集中到各大主要生產廠家,淘汰那些落后的、過量的產能。這有助于提高中國銅產業(yè)整體的競爭力。同時,將銅的90%以上的產能集中到主要生產廠家手里,也有助于將來跟國外進行銅進口價格談判時的團結度。此外,中國也應當將國儲的功能加以完善和強化,以使國儲擁有對銅價的影響力。將來在銅定價權方面,也會有國儲的一席之地。
第三,積極發(fā)展期貨市場,使各銅企參與到期貨市場的保值中來。這既能滿足各企業(yè)的避險需要,也可以擴大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期銅的影響力。設想一下,等有朝一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期銅無論持倉量、交易量、庫存量都超過了LME的時候,LME的負責人還敢說全世界98%以上的有色金屬價格都要看LME的么?那時候,中國將會真正擁有銅的定價權了。
(作者:樂文翰 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
責任編輯:劉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gzjcgq.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